事实上,在国内市场还只是星星之火的背景下,海外市场早已成为大多数国内企业消化产能的最主要途径。
尤其是在目前行业升温催化行业扩产热潮再现、行业进入者增多的形势下,未来维持理想的毛利率更是一项挑战上半年行业业绩显示,产品售价提升使得多家光伏上市公司均实现了上半年毛利率的大幅提升。
各产业链内的部分生产商都因公司产能不能满足订单需求,而大幅扩张产能,甚至在现金流改善的情况下,不少企业向上下游延伸产业链,不少行业门外汉也前来淘金。例如,多晶硅价格自今年二季度出现反弹,给了国际大型厂商扩产的足够动力。因此,对于单晶硅片行业而言,未来行业发展趋势必将导致生产商毛利率下滑,下滑到15%-20%的水平是比较现实的。尤其是在目前行业升温催化行业扩产热潮再现、行业进入者增多的形势下,未来维持理想的毛利率更是一项挑战。多家光伏企业的上半年业绩均实现大幅增长,从上游多晶硅到中游硅片再到下游电池片,行业再度兴起增资扩产热潮。
其次,在不具备足够的技术实力情况下,不宜盲目向行业上下游做垂直整合。国外有机构因此担忧,随着全球产能逐步释放,多晶硅产能可能在明年再度暴露出产能过剩的苗头。前者要投入较高技术成本,通过太阳能电池集热板,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业界称之为太阳能光伏发电。
与会期间,嘉宾们不约而同地提到一个看法:如何利用太阳能热发电技术发展低碳经济。为此,三亚打算走出一条政府扶持企业参与的模式的道路,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利益双赢,朝太阳能之城迈开大步。许国珍的这一说法,在记者随后的走访中得到了证实。在《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要进一步优化能源结构,积极发展风力、太阳能、潮汐、生物质等新能源。
在三亚利用太阳能发电的并不多,但利用太阳能光热转换则较为普遍。据了解,当前由于技术研发、资金支持等各方综合因素,太阳能热发电技术还没有在国内实现产业化,全国范围内尚没有建成实现产业运作的太阳能热发电站。
据三亚市住建局建筑业科透露,全市仅有1座住宅小区和2座酒店配备此系统,这种利用太阳能光伏发电的绿色建筑模式正被逐步推广。谈及三亚太阳能利用情况,作为太阳能新型能源的倡导者,三亚市科信局副调研员许国珍对此表示,三亚有很多居民小区,但使用太阳能热水系统的家庭并不多。现状 三亚太阳能利用率普遍偏低三亚拥有丰富的日照,每年可产生大量的太阳能,但现实却是——太阳能综合利用率普遍偏低。三亚解放路沿线分布有许多居民区,记者实地探访发现,仅有少量住户使用太阳能热水器
前者要投入较高技术成本,通过太阳能电池集热板,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业界称之为太阳能光伏发电。与会期间,嘉宾们不约而同地提到一个看法:如何利用太阳能热发电技术发展低碳经济。三亚解放路沿线分布有许多居民区,记者实地探访发现,仅有少量住户使用太阳能热水器。现状 三亚太阳能利用率普遍偏低三亚拥有丰富的日照,每年可产生大量的太阳能,但现实却是——太阳能综合利用率普遍偏低。
在此基础上,政府还要对太阳能开发提供必要的财政补贴。优势 纬度靠近赤道 太阳能资源丰富8月17日,太阳能热发电技术国际论坛在三亚举办,国务院参事、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理事长石定寰指出,三亚发展太阳能产业的自然条件优越,可成为太阳能热发电技术研发示范基地。
海南省社科联副主席、海南大学教授曹锡仁认为,国际旅游岛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后,三亚太阳能的利用,需要走政府扶持与企业参与联合开发模式的道路。许国珍说,常见的主要有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空调制冷系统,以及太阳能灶、高温太阳能炉等。
太阳能作为新能源开发项目,需要大量资金和技术的投入。在石定寰看来,三亚如要充分利用太阳能资源,需要找到社会效益与企业经济利益的切入点,才能拓宽利用太阳能利用渠道。孙志国从企业经济利益出发,向记者讲述了太阳能利用的局限性,而这也正是三亚太阳能利用率偏低的重要原因。据介绍,目前太阳能应用主要有两种途径:发电和光热转换。为此,三亚打算走出一条政府扶持企业参与的模式的道路,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利益双赢,朝太阳能之城迈开大步。据了解,三亚一家房地产开发商投资了1500万元安装太阳能光伏发电与建筑屋顶一体化系统,自2008年投入使用以来,此系统每年为该小区节省电能达66842千瓦时,一次性能源量合约27.41吨标煤,减少城市电力建设资金投入量200万元。
太阳能不仅利用范围较广,节能环保优势也十分明显。许国珍介绍,三亚纬度靠近赤道,全年光照时长达2500小时以上,每年能产生6000MJ/㎡的辐射量,太阳能利用条件优越。
许国珍告诉记者,太阳能利用的高级阶段是利用太阳能发电,但在三亚太阳能发电技术运用范围很小,目前仅在少数住宅小区和酒店试点。但由于诸多原因,太阳能利用率偏低。
据该项目负责人透露,示范项目一旦发电成功,就将在海南建设首个100兆瓦规模的商业电厂项目,并在其他适宜地区推广。作为我国热带滨海城市,三亚拥有丰富的太阳能资源。
许国珍的这一说法,在记者随后的走访中得到了证实。据三亚市住建局建筑业科透露,全市仅有1座住宅小区和2座酒店配备此系统,这种利用太阳能光伏发电的绿色建筑模式正被逐步推广。阳光是集聚太阳能的基础,但并不是所有地区的太阳能都符合利用条件的。太阳能光热发电一次性就要投入上千万,况且没有成熟先例,无形中给企业增加了投资风险。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在利用太阳能资源上,始终存在社会效益与经济利益的博弈。据测算,使用太阳能可有效减少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的排放,有利于大气环境的保护。
瓶颈 社会效益与经济利益的博弈一边是充足的太阳能资源,一边是能源利用效率偏低,究竟是什么制约了三亚太阳能运用和发展。日前,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从上海传来:一座投资逾千万的1兆瓦太阳能示范电厂项目,自今年2月落户三亚南山创意产业园以来,现已完成工程研发,并计划于2011年2月试发电。
按每1平方米的太阳能电池每年约可发电150度(千瓦时),以每发1度电需煤350克计算,每年可以节省煤炭50公斤左右,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150公斤,节能减排效果非常显著,因此成了低碳环保时代新能源的代表。据了解,当前由于技术研发、资金支持等各方综合因素,太阳能热发电技术还没有在国内实现产业化,全国范围内尚没有建成实现产业运作的太阳能热发电站。
许国珍告诉记者,太阳能开发利用对全世界来说都是一个崭新的课题,需要企业一次性投入上千万资金经营。在《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要进一步优化能源结构,积极发展风力、太阳能、潮汐、生物质等新能源。近年来海南省出台的各项政策,对太阳能开发利用的支持力度在不断提高。在三亚利用太阳能发电的并不多,但利用太阳能光热转换则较为普遍。
孙志国是海南一家从事太阳能光热利用的企业老总,他告诉记者,省内有许多从事太阳能光热利用的企业,他们的产品主要是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加热炉等一批市场前景广阔的家电产品,很少有企业投资太阳能光热发电项目。政府的大力扶持,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企业在三亚从事太阳能综合利用开发。
在三亚其他社区,也同样出现类似情况。谈及三亚太阳能利用情况,作为太阳能新型能源的倡导者,三亚市科信局副调研员许国珍对此表示,三亚有很多居民小区,但使用太阳能热水系统的家庭并不多。
现在三亚太阳能还停留在光热利用阶段,即便如此,利用情况也不理想。随后出台的《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规划纲要》又将推进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建设,写入我省低碳技术应用推广总体指导目标。
手机:18900000000 电话:010-12340000
邮件:123456@xx.com